21卒Q同学(日本生命)

  • 本人背景•Q同学•早稻田大学修士(2020年9月毕业)

    •正选考内定:日本生命

    本科毕业于国内大学金融学专业,同时修了数学的双学位,2018年9月来日本读英语项目的大学院。日语是2018年初决定来日本的时候开始学的,虽然勉强飘过了N1,但听和说都非常差,刚到日本的时候基本属于听不懂、说不出的状态。来日本的初衷是想改变一下生活环境。

    我的就职经历和困难

    因为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都是金融,所以我一开始就把就职的方向定在了金融行业,后来随着经验的增加和自我分析的深入,把范围进一步缩小到了保险精算和资产运用两个职种。这两种工作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对日语的要求就相对而言没有那么高,而且工作内容与我自身的专业和背景高度相关,面试的时候如果被问到志望动机或专业知识不至于言之无物。

    我就职开始的应该算是比较早,在暑期实习开放申请之前就报名了思杰,然后以此为起点正式开始了就职。暑期实习的时候抱着多投一家就多一次练习机会的态度,把叫得上名字的金融行业的公司基本上投了个遍,大概有20多家左右,当然最后的结果也相当惨烈,只合格了四家,而且都是保险公司,当时就觉得这可能是我命中注定的工作吧。但是也多亏了这四家的实习,我发现精算确实是一个很适合我的工作,而且实习的经历也为之后的正选考做了很好的铺垫,最后幸运地拿到了内定。

    我就职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语言了,小组讨论的时候从头沉默到尾是常事,因为根本听不懂其他人在讨论什么,即使碰巧听懂了,也没办法瞬间组织好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群体面试和个人面试虽然可以提前准备,但一旦被问到准备范围之外的问题就会瞬间破功,回答的支离破碎。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两个应对的方法,一个是增加练习的机会,就是上文提到的海投,只要公司给了面试机会就去,第二个是扩大准备的范围,去面试之前我会在外资就活的选考体验记里搜索这家公司近三四年面试时问到的所有问题,然后针对每个问题都提前写好答案。当然这些应对方法都治标不治本,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实打实日语水平的提高,所以平常的日语学习和练习也不能放松,反复参加面试也是很好的日语练习机会。

    为什么来到S&J以及之后的收获

    报名思杰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觉得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搞定就职的。一个人的话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少,而且很容易在方向和方法上出现错误,从而导致事倍功半。我当时是和几个朋友一起组团报名的,无论如何,抱团取暖也总是要好过孤军奋战。

    思杰带给我的收获之一是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我最开始对在日本就职这件事是很恐慌、很抵触的,参加了思杰的课程之后才发现这种恐惧和抵触只是来源于对事物的未知。通过思杰的课堂把日本就职的概况、各个行业的情报、es和面试的技巧统统了解之后,我发现在日本就职好像也没那么可怕,道路就摆在那里,踏踏实实的往前走就好了。可以说是思杰提供的大量信息让我对就职这件事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也算是我下定决心的一个重要契机。第二个收获是帮忙介绍了一个干货满满的长期实习机会。这个实习我从去年九月一直做到了现在,这份实习能让我一直对金融市场的动向保持一个大概的了解,我后来在选考时的表现也直接受惠于从这份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给后辈的建议

    1. 自我分析和定位十分重要:我觉得一个清晰的自我分析和定位能够帮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比如自己的长处和弱项分别是什么,自己能以什么样的方式为目标公司创造价值,自己的哪一个特点可以吸引面试官,让他们在众多的面试者中选择自己,等等。把这些问题事先想清楚,并在面试的一问一答中体现出来,能够大大增加面试通过的几率。

    2. 早计划、早准备:日本的就职都开始的很早,比如面向21卒的暑期实习在19年的7、8月就开始了。我觉得多参加实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选考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而实习为双方的相互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实习也可以发现这个公司的氛围和工作内容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这样在之后的正选考中回答志望动机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当然,为了获得参加实习的机会,早早开始为申请实习做准备就很有必要了。

    3. 好好把握实习的机会:虽然上一点中提到参加实习很重要,但实习还有一个风险,就是在实习中给公司留下的印象会很大程度影响之后的正选考,所以在实习中展现一些闪光点,给组织实习的社员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十分重要。如果日语很好的话,当然就是在groupwork里多多参加讨论,如果有发表的机会要积极争取。如果日语水平实现不了上述这些(比如我),则可以寻找一些其他的机会去补救,比如擅长ppt的话可以负责制作小组的发表资料、有独特的见解就随时提出,对于那些可以提前准备的发表就好好准备去参加等等,总之比较推荐能够以自己的方式为小组作出贡献。

    其实我觉得就职活动就像小马过河,每个人的背景、特点、选考方向不同,就职的经历和得出的经验也会不一样。以上也仅仅是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得出的一些经验,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但我觉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不错过每一个机会这一点是在任何一个选考模式下都行得通的。最后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